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方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了下一步的具体规定和实施步骤,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目标。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浙江示范区建设的四个战略定位和六大方面的重大举措,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从两者的内容上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时间节点上看,2025年作为重要的时间点,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还是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都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两者具有统一性。所以,探讨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五年行动方案应如何具体实施以及探索其中的成功经验。
依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核心的内容主要涉及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
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成为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的省域范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问句全国前列,大气和水质状况有明显改善,公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率先形成。
结合五年行动方案,可以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经步骤。一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促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治理来看,城乡之间生态与环境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紧密相连与相互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利于整体生态状况与环境质量的提高。二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需要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中能够有效治理各种环境问题,还农民一个适合生产和生活的农村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环节,通过全方面、全领域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好转。三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基础。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富裕,更是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作为追求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民群体,相对来说更加弱势,也更需要寻求外来政策与制度的支持来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则是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只有确保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农民才有动力去追求更高精神层面上的富足。
自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农村人居环境经过多年的治理实践,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2019年,中办、国办转发《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进一步肯定了浙江经验的重要价值。结合2018年出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五年行动方案的出台不仅吸收了浙江多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全国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工作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的行动方案。
一是从工作原则和行动目标方面来看,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突出立足农村、因地制宜与农体的原则,建立长效环境整治管护机制。结合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坚持农业农村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同时,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尊重村愿,激发内生动力,尝试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多方共建共管格局。此外,基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与村容村貌改善需要分区域、分类型进行,探索各类长效管护机制的建设。
二是从环境整治的具体内容来看,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治理方式需要与农村社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统一。“厕所”的实施与推广,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厕所的有效推广,必须与乡村社会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相一致,形成具有持久性与有效性的卫生厕所。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农村自然环境的特点,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推进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尝试河长制、湖长制向村级延伸,以此来建立农村水质改善的长效管理与维护机制。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地进行无害化、资源化与减量化处理,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村容村貌改善方面,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改善村庄的公共环境,深入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大力推进村庄风貌引导,重视自然环境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是从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建设来看,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突出了不同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通过政府、市场、村民等主体的共同努力,建立一系列环境清洁行动和长效管护机制。从村庄层面的环境整治深入到家户层面的卫生清洁,组织村民开展相应的清洁行动,推动村庄内部各类清洁行动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分别建立以政府、市场与村民为主的环境管护队伍与机制,探索各类社会化服务与市场化机制,提高环境整治的效率。
四是从环境整治的农体作用发挥来看,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村庄内部组织和人员的重要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力量,完善村内决策制度,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规划、运营与管理。探索各类社会组织、环境企业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模式,利用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方式来助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重视村规民约中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的建设,通过合理的村庄环境管理机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持续推进农民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未来五年的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五年行动方案总结形成更大爱游戏综合、更多的创新经验。从共同富裕的视角来审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浙江必须充分利用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与成功做法,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稳扎稳打,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实践基础。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起源于浙江桐乡,党的十九大将其确定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浙江各地在“三治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把数字化治理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在乡村治理体系中重要的环境治理方面,数字化治理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选择,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网络平台等技术来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在线数字技术的监管系统。农村人居环境的数字化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农村环境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效率。
在未来五年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浙江省内环境治理数字化方式需要进一步推广,相应的数字化治理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拓宽,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数字化治理延伸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其他领域。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农村社会实际的环境治理数字化手段,发挥农体在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整治中的决策、表达与参与功能。
“城市垃圾分类看上海,农村垃圾分类看浙江”。浙江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地区之一,在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建设方面具有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同样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绩,关键的做法就是能够把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在未来五年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浙江需要进一步推广与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治理体系的建设,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治理机制。分类型、分区域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从前端的村民垃圾分类、中端的垃圾分类清运到末端的垃圾分类处理,农村需要结合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现实状况建立适宜的垃圾分类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需要分类型、分区域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与引进可适用的处理技术,从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出发来构建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始终要践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爱游戏全站,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至关重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是全国范围内最早探索两山转化通道的地区之一。相比于城市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在农村地区显得更迫切、更真实与更关键。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可持续之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从浙江的实践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保障,离开了最基本的农村人居环境,两山转化通道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则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基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途径,农村环境治理才能够得以有序开展与稳定保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
在未来五年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浙江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优良的农村生态与环境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强化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农村社会实际的人居环境整治方式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
1876187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