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我的父亲自告别军营后就投身于环保铁军队伍,至今已有10年。在父亲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环保工作的奋斗与热血,担当与坚守,我深知蓉城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多少个如父亲一样默默无闻的环保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用智慧与汗水为我们的城市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态画卷,他们像绿色灯塔一样照亮了我年幼的心灵。做一件热爱且于人类社会有意义的事是多么酷啊!
在父亲的感染下,我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环保爱游戏登陆、践行环保、研究环保,研究成果获得过全国和省市的奖励,连续两年被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生态环保小标兵,并作为代表受邀参加六五环境日四川主场活动。
2021年,通过线上征集渠道,我幸运地参加了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以“践绿色行动,创生态家园”为主题的2021年环保基地科普实践活动。活动实地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成都白湖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能够身临其境,零距离学习环保科普知识,这让我兴奋不已。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跟随参观考察团赶赴现场。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白湖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我凑到讲解员身边,寸步不离,占据最佳的地理优势,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想,抓住一切机会请教问题。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基地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30余年来,熊猫基地通过系列创新性科研工作,先后攻克了大熊猫人工饲养与管理、繁殖与育幼、疾病防控与种群遗传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截至2023年底,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44只。此外,熊猫基地还拥有小熊猫(红熊猫)179只,是全球最大的小熊猫圈养种群。
北湖公园真的是一座绿色氧吧!在这里,我看到很多种类的植物。同时,北湖生态公园也是动物的天堂,公园内吸引了众多鸟类、鱼类等动物栖息繁衍,在这片自然环境中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公园内的动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爱游戏平台,共同维护着这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我居住的小区不远处就是成都市的母亲河—锦江,有时和家人在河边跑步,我不禁疑惑锦江的水从哪里来?全部都是上游流下来的吗?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我请教了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原来锦江的水不仅仅来自上游的都江堰,还有经过处理达标后的成都市市民产生的生活污水。那生活污水又是怎样处理达标的呢?专家给我讲了很多理论上的东西,但我还是想亲身去印证一下。
于是,我多次到成都市斑竹园净水厂对生活污水净化路径开展调查研究。今年7月28日,我再次来到斑竹园净水厂。
污水进水单元、粗格栅和细格栅过滤单元、生化处理单元、沉淀单元、深度处理单元、消毒单元、出水单元以及达标排放的去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净水厂的处理工艺,现场观察了污水处理的各个流程单元。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还去进水口、沉淀池及出水口污水进行水样采集,并在厂区进行了快检,得出了一系列数字,直观地反映了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作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在污水处理中增加出水生物的检测、对处理后的污水扩大回用渠道、增加环保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单位和频次、加大对节水惜水爱水护水宣传力度四个方面的建议。
我将调查研究成果拿去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获得了实践调查类(初中组)三等奖。
生态环保,人人有责。不仅自己要做好,还应发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环保、践行环保。2019年,我在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活动上,通过成都电视台向社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2021年,我结合参加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低碳生活绿动蓉城”生态环保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喜马拉雅电台“一点分类聚成绿洲”节目,同时,通过四川卫视用童声向社会宣传生态环保。
后来,我陆续在不同的新闻媒体和环保社会组织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宣传生态环保的文章。最近,结合参加第十三届四川美境行动水体调查项目申报,为进一步增强包括我们中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向全国中学生发出的节水倡议,倡议被中国环境APP、看度新闻等相关媒体刊发,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成都是一个有着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近年来,成都市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将种子播撒进土地,将污水变成清漪,让甘甜的空气沁入心脾,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血脉存续。